台灣目前常見的飼養型式主要有三種,含(1)傳統式 (2)高床式 (3)密閉水簾式。各種飼養型式簡述如下:
傳統式多為一層樓的開放式磚瓦建築,兩側有活動式帆布包覆,做為夏天防曬與冬季防風之用。雞舍內部為一排排的三層式雞籠,兩座雞籠間留有走道。傳統式的機械化程度較低,除以半自動的飼料管輸送雞隻飼料外,撿蛋的部份則多由人工處理。
高床式多為兩層樓的半開放式鐵皮建築,地面一層用來堆放雞隻排洩物,地上二層才是蛋雞飼養區。區分為兩層式結構,目的是讓雞隻的排洩物直接落到地面一層,與二樓的飼養區有所區隔,易於維護飼養區內的環境衛生,此外亦有利於雞糞的堆肥再利用。
高床式的機械化程度頗高,飼料的輸送與雞蛋的收集都已採自動化處理,甚至可直接串連到蛋的分級與洗選設備,對人力的需求可大幅降低。
密閉水簾式基本建築結構與高床式相同,而差異點在於其鐵皮廠房為密閉式建築,目的是為了搭配「水簾」的設施。「水簾」是一種溫控裝置,乃利用熱交換原理,讓外面的熱空氣在進入雞舍內部時,會先穿過一到水簾,透過流水而自然降溫,如此藉由一進一出的空氣循環,讓廠內溫度維持在一定的涼爽,原理跟大樓頂樓的中央空調差不多。尤其在夏天,讓母雞不會因悶熱而懶得生,產蛋率自然會比較好,因此,密閉水簾式為目前所有蛋雞飼養型式中較為先進的一種。
根據中華民國養雞協會2013年11月統計資料顯示,在全台登記有案的1290個養雞戶中,傳統式佔有近1200戶(佔比93%),其次是高床式約60餘戶(佔比5%),而密閉水簾式僅10戶左右(佔比不足1%)。
從商業利益的角度來看,蛋雞不過只是個生產工具,所以如何以最低生產成本去獲取最大效益,成了現今蛋雞飼養的最高指導方針。
因此,密集式籠養變成了一種廣泛使用的手段。每個50公分見方的巴特利籠(Battery Cage)內,平均飼養3~5隻雞,蛋雞終其一生就在此一連轉身都困難的狹小空間內,日復一日執行下蛋任務。加上雞是有領域性的動物,同住一室很容易因彼此互啄而傷痕累累。如此的待遇,在保育人士甚至一般大眾的眼中,當然被稱為非人道飼養。
現實就是如此,不只是台灣,就連多數國家亦主要採取籠養型式。惟目前亦有一股從歐洲各國興起,呼籲「從人道觀點出發,讓雞隻回歸正常生活」的聲音,進而捨棄籠養改採自然放牧飼養,且已漸成主流。
在台灣,勤億蛋品科技於2010年12月在阿里山下的嘉義縣中埔鄉,成立全台首座自然放牧的大型蛋雞場,取名「勤億幸福牧場」,寫下台灣蛋品發展新里程。
一般來說,雞蛋的品質取決於雞隻的營養供應與健康狀態,就營養供應而言,主要是飼料的成份,而健康狀態,就取決於雞隻的生理與心理因素。
雞本來就是野生動物,只是經過人類的畜養後變成家禽,更進而成為一種生產工具,但其原始的天性還是存在。有哪一種動物會喜歡被關在籠子裡面養,養在籠子裡的雞跟在大自然裡自由生活的雞,哪一種其健康狀態會比較好,應該是顯而易見的。 此外,採取自然放牧的雞,除了飼料的餵養外,也可自由啄食草地上的綠色植物、昆蟲、土壤等,以充份獲取大自然裡的微量元素,這些珍貴元素會轉嫁入雞蛋內,讓雞蛋品質更加出類拔萃。